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除法定节假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4:00-18:00
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帮助当事人避免常见的诉讼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本院现将常见的民事诉讼风险提示如下:
一、起诉不当的风险
1、当事人起诉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即原告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符合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规定,否则将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或者移送管辖。
2、(1)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应当明确、具体、完整。
(2)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应当适当,不应随意扩大范围。扩大的诉讼请求将不予支持,并且还要承担相应诉讼费用。
(3)当事人提出的不当诉讼请求经法官告知后仍不变更纠正的,不当诉讼请求将被驳回。
(4)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或者提出反诉,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否则将不予审理。
二、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风险
3、(1)当事人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一般为三年。
(2)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限为四年。
(3)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4)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抚养费;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5)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行为不当的风险
4、当事人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应当明确、具体,在授权委托书中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事项,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否则诉讼代理人就上述特别授权事项发表的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不按规定履行缴纳诉讼费义务的风险
5、(1)当事人起诉或者上诉,不按时预交诉讼费用,又不提出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将被人民法院裁定按自动撤回起诉或者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2)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提出反诉,应当按照规定预交案件受理费,否则将不予审理。
(3)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按照规定交纳保全费,否则将不予保全。
五、申请财产保全不履行担保义务或申请有错误的风险
6、当事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应当提供担保,否则将不予保全。
7、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将解除保全。
8、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有错误的,将要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受到的损失。
六、违反证据规则规定的风险
9、除法律、司法解释规定不需要提交证据证明外,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或者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应当提交证据证明。不能提交相应的证据或者提交的证据证明不了有关事实的,可能面临不利的裁判后果。
10、(1)证据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或者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的期限内提交。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除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新的证据外,法院可能视其放弃了举证的权利。
(2)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未能在指定期限内举证,致使案件在二审或者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被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改判的,将负担对方当事人由此增加的合理费用。
1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特殊情况下可以提交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如果证据系在国外或者境外形成的,还应当办理相应的证据效力的证明手续,否则该证据可能不被采信。
12、除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特殊情况外,当事人提交证人证言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质询,否则该证人证言可能不被采信。
13、当事人申请审计、评估、鉴定,未在法院指定期限内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审计、评估、鉴定费用,或者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审计、评估、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可能对申请人产生不利的裁判后果。
七、不按时出庭或中途退庭的风险
14、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出法庭的,法院将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将对反诉的内容缺席审判。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出法庭的,法院将缺席判决。
八、诉讼过程中几种特殊情形下的风险
15、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其继承人不表明是否参加诉讼,一方当事人丧失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正在进行的诉讼将中止。
16、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正在进行的诉讼将终结。
17、被告下落不明的,需要公告送达有关诉讼文书,可能导致案件审理时间延长,案件将无法尽快审结。
九、未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的风险
18、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涉外的为三十日)内提起上诉;对地方人民法院一审裁定不服,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涉外的为三十日)内提起上诉,未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的,当事人将丧失上诉权。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十、未在法定期间,内提出再审申请的风险
19、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除外),提出再审申请的,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否则将不予受理。
十一、强制执行程序中的风险
20、当事人持具有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超出上述期限申请强制执行的,将不予受理。
21、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或者没有足够财产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能对履行的部分裁定中止执行,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权益将可能暂时无法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
22、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将要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3、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将要支付迟延履行金。
十二、不准确提交送达地址的风险
24、法院优先适用电子送达。按照当事人自行填报的送达地址送达诉讼文书时,因当事人填报送达地址不准确,或者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法院,致使法院无法送达,造成诉讼文书被退回的,诉讼文书视为送达。
十三、妨害诉讼或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后果
25、妨害诉讼或者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