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改革 > 改革动态
21
2022-07

两项“集约”上新,助力审判提速

信息提供日期 : 2022-07-21 11:41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23-07-21

盐田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再添两项集约事务。

一、庭前送达工作前移至诉前办理

对于“诉前调”案号案件,在诉前调解阶段同步开展调解、送达(含追加第三人)、鉴定评估等辅助工作。同时,诉前做好固定证据、归纳争议焦点、委托鉴定等辅助工作,做到调解不成转立案后即具备开庭审理条件,为后续尽快审判打下基础。

二、诉前调案件“预指导”机制

“诉前调”案号案件立案时随机预分配法官、法官助理、辅助书记员。预分配法官对案件是否需要追加当事人以及委托鉴定等事项进行专业判断和指导。案件调解不成的转立案的,预分配法官为诉讼案件的承办法官,法官助理、辅助书记员继续跟案。

三、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及集约后的成效

针对全流程网上办案在“有纸”向“无纸”的技术处理过程、传统线下审判行为数字化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审判辅助人力资源问题,盐田法院改变案件单线流转模式,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办理平台,将10项非核心审判辅助事务从审判业务部门剥离,统一集约至该平台办理,同时配置“法官—法官助理”与“审判辅助事务审核官—书记员”的双驱模式团队,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有效释放提升审判质效新动能。

    集约化以来,平均排期周期从8.6天减至1天,首次送达时间从14.7天减至3天,平均归档周期从58.4天减至28.2天,法官助理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减少了56%,电子归档一次成功率提升至95.6%

2020年以来在收案数量不减、工作人员不增的情况下,庭前准备周期缩短7天,案件审理周期减少10天,上诉案件移送周期减少34天。

20221-6月,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较去年同期减少5天,行政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较去年同期减少13天,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及当庭宣判率、刑事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首次执行案件结案率及实际执行到位率、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上升率、电子送达率、电子归档率等效率指标均居深圳法院前列

下一步,盐田法院将继续深化,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法官减负、为司法提速、为群众解忧。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