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改革 > 改革动态
30
2021-10

盐田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管理改革 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十批司法改革案例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10-30 12:52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22-10-30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十)》。该选编汇集15家法院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为全国法院深化改革提供示范参考样本。盐田法院报送的《审判辅助事务二元分道,资源重组释放审判动能》改革案例入选。

今年以来,盐田法院推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社会化管理,配套优化重组审判辅助人力资源,运用科技手段强化辅助事务监督管理,释放出审判辅助力量在提升审判质效的新动能。一是搭建审判辅助事务集约新平台,实现司法辅助事务科学分道。二元划分审判辅助事务,核心审判辅助事务主要包括组织庭前会议、调解、草拟法律文书等,非核心审判辅助事务主要包括材料收转、排期、送达、保全、鉴定、庭审记录、归档、上诉等。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办理平台,将上述8项非核心审判辅助事务从审判业务部门剥离,统一集约至该平台办理。出台《案中排期送达工作规程》《上诉案件移送流程规定》等涉及各环节的七项制度规定,推进审判辅助事务标准化建设。二是构建团队配置新模式,提升人员分类管理机制效能。配置双驱模式团队,将现行的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单一团队配置模式变革为法官法官助理审判辅助事务审核官书记员的双驱动团队配置模式。前者处理核心审判业务,并由审判执行部门管理;后者专门集中处理非核心审判辅助事务,由诉讼服务中心管理,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两类事务的专业、高效处理。出台《推进社会化服务实施工作方案》,对文书集中送达、司法网拍、档案管理等辅助事务实行购买社会化服务,实现人力资源集约、财政成本下降、服务质效提升。三是赋能审判辅助事务监督管理新途径,发挥数据集约管控优势。在电子卷宗办案系统中嵌入集约事项管理模块,具备动态数显、事务统筹、业绩展示、冲突校验、瑕疵识别等各项功能,有效提升非核心审判辅助事务从核心团队剥离后的办结成功率。将排期、送达、扫描、归档等各环节办理时限嵌入办案系统,实现时限临近自动预警提醒,对各环节超期办理等审判偏离行为自动锁定,实现审判流程精准管控。科学设定法官助理、书记员从事各项审判辅助事务的考核指标,通过可视化展示、案件数据分析、审判绩效管理三项功能,实时记录辅助事务操作及监管行为,自动汇聚、分析、测算法官助理及书记员的审判业绩并进行实时排名,充分发挥审判绩效考核体系提升审判辅助事务质效的导向作用。

改革后,法官助理事务性工作减少56%,原由49名法官助理负责的非核心事务性工作减少为由8名书记员负担,平均排期周期由原来的8.6天缩短至1天,进行首次送达的时间由原来的14.7天缩短至3天,平均归档周期由原来的58.4天缩短至29.3天,上诉案件移送周期减少33天。111月,在收案数量不减、工作人员不增的情况下,盐田法院庭前准备周期同比缩短8天,案件审理周期减少10天,结案同比增长14.7%,未结案件同比下降34.7%,长期未结案件存量同比减少52%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