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除法定节假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4:00-18:00
3月20日,第六届“法治政府奖”终评评审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联合申报的“深圳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项目在35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以选票排名并列第四的优异成绩成为获奖的十五个项目之一,是“法治政府奖”举办六届以来全国法院系统第二个获奖的项目,也是本届评选中唯一一个法院系统获奖的项目。
“法治政府奖”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于2010年发起设立,依据科学的评选标准和公开的评选程序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进行评价的奖项,至今已举办六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本次评选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18个项目参与角逐,仅有35个项目入围终评。在终评中,“深圳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成果、生动的事例,充分展示了该项改革在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生动实践和突出成效,得到评审组的高度评价:“为实现集中管辖与跨区域管辖的双重目标,深圳市两级法院积极推进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并选定原行政案件数量最少的盐田区人民法院承担改革任务,作为集中管辖基层法院。通过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多元化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建设、智慧审判应用开发建设、建立巡回审判机制、建设集中管辖平台等措施,为保障行政审判中立公正、保障人民群众救济权利、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系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2015年6月30日在深圳法院作为试点实施,盐田法院承担集中管辖任务,受理在全市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全部行政案件(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类除外)。这一改革有力破除了行政诉讼“主客场现象”,持续增强了司法监督政府的力度,最大程度实现了行政案件管辖改革的初衷。六年多来,深圳两级法院深圳两级法院积极推进改革,健全配套机制,逐渐探索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果明显的集中管辖“深圳经验”。一是打造繁简分流“新格局”,构建简单案件快速审、普通案件标准审、复杂案件精细审、专业案件专家审的“四层格局”,简化文书样式,探索示范诉讼,以25%人力办结60%简单行政案件,实现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提质增效,确保简出成效、繁出精品。二是提升审判队伍“硬实力”,加强法官办案质量管理和审判流程监控,强化院庭长审判管理责任,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建立专家陪审员制度,规范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定期开展两级法院改判案件总结通报。培养和选调优秀行政审判法官,强化行政审判人才高地聚集效应,打造过硬审判队伍。三是拓展集中管辖“双平台”,依托“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打造全国首个“法智云端”网上诉讼服务平台,打通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案件数据链接,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在市中心建成全国首家、迄今唯一一家行政审判中心,极大便利当事人参加诉讼,并对外开展法治宣传、学术交流等活动,被评为“深圳市四星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四是创新纠纷化解“多路径”,探索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与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行政纠纷化解工作室,聘请40名人大代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律师等人士担任行政争议特邀调解员,并率先在全国探索行政非诉审查案件纠纷化解机制。五是增强巡回审判“便民度”,对行动不便、人身自由受限的当事人和具有典型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案件,到当地基层法院、羁押场所、街道办事处等地开展巡回审判,进一步延伸法院服务半径,方便当事人诉讼,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六是推进府院联动“常态化”,积极延伸行政审判职能,发送两百余份立法建议、司法建议,连续六年发布行政审判工作报告及典型案例,联合开展旁听庭审、调研、培训、交流等方式,构建与行政机关良性互动机制。与市司法局等多家行政机关签订《关于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的备忘录》,共促法治政府和法治深圳建设水平提升。
改革至今,盐田法院共办结超6万件行政案件,深圳市行政案件实现了99%跨行政区划管辖、100%集中管辖,案件呈现服判息诉率上升,上诉率、申诉率、改判率下降的“一升三降”良好趋势,人民群众的诉讼体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官方报告中评价“已在全国初步形成行政审判的深圳品牌”。深圳市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负责人出庭应诉人次以年均73.2%的增幅提升,行政机关败诉率近年来持续保持6%左右低位波动,城市治理和行政执法逐渐进入良性的法治化发展轨道,政府法治品质以及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中国社科院2019年《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中,深圳市法治环境位居主要城市首位。2020年,深圳市荣获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荣誉,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已然成为深圳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管办(研究室) 靳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