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除法定节假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4:00-18:00
初心,喜怒哀乐之未发,心之本,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初心如明镜,全体莹彻,无一毫私欲障蔽,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为至善,即是天理,她皓如明月,艳如骄阳,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善有恶意之动,初心不可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她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她在向真向善向美的追寻中,在升迁进退的守候里。
但在这个时代,初心却常常被我们遗忘。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些功名利禄的世俗,少了些仰望星空的情怀;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在历经了风雨的捶打,红尘的诱惑,人生的磨难,岁月的洗练后,我们还有多少人,能够恪守初心?
永葆初心,当以修身为先,修身当以正心为首,正心当以诚意为要。先圣曰:诚意者,毋自欺也;正心者,无所偏颇也。至诚尽性,圣贤之道,诚于中,必行于外,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须慎独慎微慎初。
仰望星空,道德法则,止于至善,知善知恶是良知。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便是最微小的恶,层层叠加在一起,也足以置人于死地,“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当警之、戒之、慎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位卑未敢忘忧国,虽诸多牵挂、诸多羁绊,致于至善,是为大英雄。为善去恶,格物致知之功,致良知即是致初心,先圣曰:人之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为善,不仅自己要身体躬行,也应影响他人知善知恶;去恶,主要是去掉自身之恶。起心动念皆是行,去他人之恶,非诉诸法律者大多为诉诸于暴力,于己则是恶念已生,不可不察,当明其理。为善、去恶,皆不可刻意、蓄意为之,如此则过而不及。
众圣贤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得始终。
(作者系盐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