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法院文化 > 文化作品
22
2023-11

文学 | 法律人的坚守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11-22 10:59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24-11-21

■  杨双华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在这个大环境和大趋势下,人人都应知法、懂法、守法,而我们作为法律人更是要以身作则,做好公众遵守法律的引路人。

法律人是指各种法律职业从业人员,对于立法者,当在社会道德和法理之间寻找切合点,尊重历史,放眼发展,使法之功能延展到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对于司法者,如法官,则应秉承着正义的信念,保持客观、理性、真实的态度,使法律的正义与现实的公平相印证;对于一般法律执业人员,例如律师,则应当在维护法律正义的前提下,追求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无论是以上哪种职业,我们法律人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为人民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下面我想谈一下属于我们法律人的坚守。

法律人应坚守法律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从事审判职能的法律人,更要懂得如何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而坚守公平正义,是法律人的初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律人的信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人在时代洪潮下,在纷繁的法律关系、复杂案件中坚守的正义。所谓公堂一言定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我们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也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我们必须要慎用权力,尽心尽力办好每一起案件。我希望我们法律人不仅要明断是非曲直,更要温暖世道人心,让群众信服而不是屈服于法律。

法律人应坚守法律的信仰,我们应该秉持着遵守法律、敬畏法律的信念稳步前行,时时刻刻将“法”放在心中,将“法”作为信仰去坚守。我们法律人必须要树立起追求法治、民主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感,在实践法治理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法律人不仅是联系法律和社会的桥梁,同时也是当事人诉求与国家法律之间的联络站,更是国家法律的解释者和实践者。法律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忠诚地坚守着法律信仰,以良知和责任感去做好司法工作。当法治成为了我们的信仰,成为了公众的信仰,公众会尊崇和敬畏法治精神这种公共规则意识,才会相信和依靠法律,一种良性的秩序也会自然形成。

法律人更应坚守法律的底线,底线是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作为一名法律人,无论身处何地,走得多远,也无论你最终走向哪里,在内心深处都应该坚守法律的底线,不轻易为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动摇,如果连知法懂法的法律人都不能做到坚守法律底线,那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公众遵守法律的底线呢?所以我们坚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要把法律意识和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以法律知识充实思想,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张载语录“为天地立心,为民生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人秉承一股初心使命,胸怀天下,愿为人民争取切身利益,愿为祖国安身立命。法律人坚守公平正义,各司其职,奉行公平正义、主持公平正义,为社会和谐,人际和睦,默默耕耘,奉献力量。愿每一位在岗位上默默无闻却又默默坚守的法律人,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助理)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