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法院文化 > 文化作品
23
2021-09

文学 | 司法者需慎独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9-23 11:15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22-09-23

司法者的良心是指司法者的正义感、责任心、公道之心和公正意识。司法者的良心要求其秉公执法,尊重事实,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在法律适用上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裁判。

司法者的慎独品质是指司法者独立学习、思考和判断,理性掌控自身思维、行为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慎独是司法者完成好历史使命,履行好政治责任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

从法官良心和慎独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来看,在某些方面,良心与慎独在本质上是大体一致的,二者都是司法者需要具有的良好品质,都是对司法者在道德上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良心和慎独又是矛盾的。在日常的工作中,司法者经常会遇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又比较棘手的问题。譬如,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从道德层面来说,大家都知道辛普森杀害了他的妻子,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从法律方面来说,由于检方做伪证和证据方面的不合法操作,法院最终宣告辛普森本人无罪,司法者在此时就做到了慎独,没有受到舆论的影响,最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譬如,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见死不救,在道德上,这些冷漠的路人触犯了道德的底线,引来社会大众的唾弃;但在法律上,那些路人并不违法,因为法律并未规定公民有救人的义务,此时司法者也不能因舆论的大篇幅报道而对路人做出处罚。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法与道德的矛盾和冲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二者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面对此类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司法者应做到慎独,不应听信他人或社会舆论之言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判断。

司法者的慎独还特别表现在面对金钱和人情诱惑方面。没有慎独的品质,对司法者而言就失去了最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方式—自重与自律。只有拥有慎独这个品质,司法者才能抵制住金钱和人情的各种诱惑,才能做到独立,坚持自己的想法,跟随自己的内心,不随意盲从,坚守底线,保持廉洁。

慎独是司法者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品质,首先,培养和坚持慎独,毫不动摇地自觉捍卫法律尊严,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司法服务,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其次,培养和坚持慎独,才能保障司法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再次,慎独品质有利于提高司法者的法治素养,是公正司法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最后,培养起慎独品质,司法者更能将公正司法作为事业目标和人生追求,不断提高法治素养,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判断,不唯唯诺诺迎合权势,随波逐流盲从众意。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审管办法官助理)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