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法院文化 > 文化作品
17
2021-03

文学 | 韶华未既正当年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3-17 10:55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22-03-17

前段时间,一首《宁海路75号》刷遍朋友圈。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谁年少不向往天涯海角;梦想易逝,红颜易老,每天在现实里移动双脚……”从未想过能成为CP的主旋律歌词与民谣的调调居然如此不违和地在耳边缓缓淌出,一下将我拉回十二年前,初次踏进法院大门的那个夏天。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走上自己向往的工作岗位,而这一切,又与这个方兴未艾的法院刚好契合。

如果说法院也是有生命的,那么彼时的盐田法院,就像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豆蔻少女。从九八年正式成立,经过摸索和成长,至此开始显露出勃勃朝气。那时,立案庭刚被省高院和团省委联合授予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整个立案窗口都是25岁左右的姑娘小伙儿,养眼极了。正是在那个夏天,盐田法院启动主审法官负责制改革,一群年轻的法官开始扛起盐田法院审判的大旗。改革和创新,融入了这个法院的骨血,成为她不可分割、日益鲜明的独特个性。

2012年,在新一轮司法改革中,盐田法院担负起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任,被最高院确定为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积极推进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业化改革,促进法官职业化改革率先在深圳破冰;2015年,盐田法院再挑重担,作为最高院确定的试点法院承担起全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任务,至2017年,全院受理案件数已经增加近两倍。在这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盐田法院的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工作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步履稳健,逐步形成响当当的“盐田经验”。

年轻而蓬勃的盐田法院,在自己的桃李年华迎来了全面的绽放。2017年4月,盐田法院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智慧法院”试点单位,先后领衔研发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法智云端”网上行政诉讼服务中心、微信“刷脸”送达,在2018年 5月率先试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真正成为法治时代的弄潮儿。与此同时,繁简分流改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各项改革创新多头并进,如火如荼。

二十年过去,盐田法院这个铁打营盘的成员从当年的25名到今天的216名,有一些人在流水中或走到职业终点,或另谋高就;但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在这里从青春年少走向不惑中年,将自己的梦想与信仰,紧紧托付于韶华之年的她,看着她枝繁叶茂,日益茁壮,自己发际渐退,两鬓微霜。

红颜虽易逝,梦想不会老。你若以梦为马踏歌行,我便芳华尽付不负卿。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