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法院文化 > 文化作品
24
2021-02

文学 |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2-24 13:05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22-02-24

说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法治信仰”这个主题,我想到了著名央视主持人柴静曾经在《看见》这本书中写到这样一句话,她说:“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仔细想想,这句话正适合一直奔跑在路上的我们。有刚刚才踏上法治道路的新成员,也有已经在这条道路上留下深深脚印的前辈们,我相信各位和我一样都是带着美好的憧憬和远大的志向,走上了这条法律之路,虽然这条路有挫折、有诱惑,但我们相信,我们依然像当初一般,坚守岗位,捍卫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停下来,稍稍回忆一下,当时为什么,我们选择了法律,选择了这条铺满无数法律文字的道路?是向往神圣的审判席,又或是想看见当事人眉头松开的微笑呢?我依稀记得,上大学时选择了法学专业,那时我的内心是激动的,因为未来所要面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美好。我幻想着,要怎样去学好法律,然后未来怎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惩恶扬善,圆了我一直以来的英雄梦。选择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如何保持初衷不变,一直坚守,却是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回想过去,其实,走在这条道路上我也有过犹豫,有过彷徨。在第一次司法考试以几分之差落榜时,失落之下我萌生过要不要换个方向的想法;就业后,在接待无故恶言相对的当事人时,我心中也出现过无力感;面对生活压力,我有过是否需要重新规划未来的想法,诸如此类,“考验”其实一直都有,但我现在依然还是选择坚持在岗位上,这并不是我的品格多么的高尚,而是我在法律这条路上前进的同时有所收获,成长的历练让我从最初选择法律的纯真到现在对岗位的热爱和责任,我很自豪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现在我时刻都能在岗位上感受到中国法治的进步,感受到审判人员和审判辅助人员的责任,同时被各种各样在平时意料不到的事情所震撼。我发现,虽然大家成为法律工作者的缘由可能不大一样,但面对不同的对象,每一位法院工作人员司法服务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他们都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体现法治信仰,在实践中实现公平正义。

信仰不单止是一种想法,它应当付诸实践。就如罗兰罗曼所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我们四周其实遍布信仰的足迹,看着法院的老前辈们,我们多多少少能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为寻找案件突破口,他们可以一边又一次在厚重的书籍或者密密麻麻的网页上搜索材料;为更了解案件事实,他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和当事人释法,在烈日下进行调查;为公平裁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与身边有经验的法官进行研讨,谨慎细致。我在盐田法院呆了差不多三年,在这么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我见过后勤部门是如何为了保障审判人员的日常工作,忙上忙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法治服务;我见过许多优秀的法官,他们兢兢业业,十几年如一日,有凌晨一两点还在加班加点的、有负伤还在为案件四处奔走。诸如此类,他们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正是这些实在的事体现了他们的信仰,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为公平正义默默地付出,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当然,这样感人的事迹有很多,并存在于各个法院中。这些前辈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坚守、默默无闻,却依然矢志不移、保持工作的热情,为人民服务,为司法服务,为法治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相信,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法律工作者的初心吧,管他惊涛骇浪、管他困难重重,有一天总能到达法制的远方,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坚定理想,砥砺前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捍卫法律的尊严。

责任编辑:叶小云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