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法院文化 > 文化作品
03
2020-11

文学 | 法治,规则之治

信息提供日期 : 2020-11-03 12:56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21-11-03

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冲突随时存在。为消除社会冲突,降低社会风险,保持社会平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规则。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理应遵守相应的规则。规则界定了行为的性质,约束了个人的举止,维系了团体的稳定,反对了无政府的状态,可见规则与社会息息相关如影相随。

规则既已制定,便有相互遵守的必然,否则将有毁灭性的后果。举例来说,2017年2月18日中午12时25分发生在武昌火车站砍头事件便让我们惊愕无语,茫然无力。事发原因是面馆老板姚某因一碗面需多加一块钱(与招牌上标注不符)与客人胡某发生争吵,最后被胡某以残忍手段杀害。关于此案,单从规则角度来说,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姚某,却在制定了规则之后违背了自己所制定的规则,作为规则遵守者胡某就以姚某违反规则在先来主张自己权利,但胡某的主张却远超“大规则”范围,用残忍手段维护了自己的权利,用无情宣泄解决了自己的痛痒。

这“大规则”便是法律,法律位于规则之上。每个人参与社会生活,有了制定规则的权利,但并非可任意制定,如众人既是游戏的参与者又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天下岂不是要大乱,法律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制定者因违反规则而遭到了规则遵守者的反击,当遵守者的反击超过限度之后同样会受到制裁。

类似案件如早些时间的动物园老虎吃人事件,而发生在大街上的砍头事件恐怖不亚于老虎吃人事件,其实可以很粗暴的评论砍头事件其实就是一次人吃人的事件。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其著作《双城记》开篇写道,每次听到或看到这句话,觉得这是一句无法反驳的废话,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会过时,这句话同样用来形容当下的时代也是恰到好处。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所处的时代是法治时代,不断明确的各项规则,实现了对个人的心理强制,使个人能够比较犯罪所得到的好处与犯罪所可能受到的惩罚之间差额,自动遏制内心犯罪的邪念,从而遵守社会规则,以趋利避害。

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所处的时代会让一些人无法适应现有变革所带来的阵痛,各种不安因子隐藏于众人内心,一次不刻意的口角之争,一次没忍住的自我宣泄,都能将引发颠覆性的后果。

时间收缴了人类的灵气和傲气,但并非象征性地给了法治的社会,法治也许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好得多的选择。想要做到“人间但存想,天地永婆娑”总归还是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社会最好的样子,应该是均匀的,好的坏的,甜的苦的,都在各自的地方。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