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法院文化 > 廉政文化
29
2016-03

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

信息提供日期 : 2016-03-29 16:23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17-03-29

德是人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无形的道德约束。对于官员来说,德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具备基本当官品德的官员才能更好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是在权力这个大背景下的行为规范。

《官德》一书将官德归纳为十个关键词: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忠诚老实、勤政敬业、不贪不贿、人格独立、坚持真理、谦虚谨慎、宽厚坦荡以及淡泊名利。这十个关键词或许还不是那么的尽善尽美,可是这十个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官员应尽的义务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心为公”阐述了做官为公的理由,“公”与“私”的具体含义以及“不徇私”、“不结党”、“敢牺牲”三把测量公私的尺子。其中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更是进一步诠释了“一心为公”的真正内涵。

“一心为民”重点讲述了民与官的关系,更进一步提出官员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求,作为官员应该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应学会深入人民中去呼吸新鲜空气,不折不扣地做到一切源于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忠诚老实”坚固了政权稳固的基石。忠诚老实不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更是为官之要,只有做到“不造假”、“不报假情,不欺上”以及“对历史负责,如实告诉人民,告诉后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做真正人民的公仆。

 “勤政敬业”则进一步提出了处理政务的基本要求。我们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即意味着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们不能以政事为负担,以权谋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才是为官者应有的态度。

而“不贪不贿”即警示了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性。不难发现,现今官场因“贪”一字被抓捕的官员已经不计其数,因为一个“贪”字也使得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成为了阶下囚,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正确物质观的重要性,为官者必须超越物质享受,做到“不贪不贿”,努力提高精神追求。

至于“人格独立”。我们不难发现官员是最要讲人格独立的,因为只有人格独立,才能更好地处理人在官场的矛盾,成为一个受人民爱戴的好官员,人格不独立,就会处理不好政务和各种关系而落为庸官、奸臣、贪官等。

“坚持真理”强调了官员处于少数时,处于重压之下时以及处于被批判位置时,一定要坚持真理,要以实际行动与结果来回应大家心中的疑惑。按真理办事,事情就办得好;不按真理办事,就会受惩罚。

“谦虚谨慎”则要求我们有自知之明,不论自己官处何位都应该清楚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尊重他人,采纳不同级别同事的建议,讲究分寸,进退有度。良好地处理好与上级、同级以及下级之间的关系,谨慎处理好复杂的政务,从而做到在复杂的官场处之泰然,善始善终。

最后本书讲述的“宽厚坦荡”与“淡泊名利”则告诉我们为官者必须“不计恩怨”,“不计得失”,“肯容人”、“不好大喜功,不搞政绩工程”,“不奢华,不铺张”,以“宽厚坦荡”之心待人,以“淡泊名利”之心处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勤务员。

翻阅完此书,我深切感受到了官德的重要性。然而联系我们的官场现状,我们仍然发现不少官德不正的现象。官员们信仰丧失、官官相护、教育不力、司法不公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纵容了官德不正的现象,而要彻底改变这些,关键需从自律与他律两方面着手。

自律即是官员自身的道德自律。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省”是一种自律,以律己之心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及时清除非分之想,不善之念。尤其是领导干部,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多元价值观的社会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真正领悟“公权民赋”的含义。自律与他律不同,只要自己的内心坚定,任何强劲的外部力量都无法代替道德自觉所萌发出的积极情感,自律能转化为一种坚定信念、淡泊名利的自觉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远离那些以权谋私,损害公众利益的不法行为。

他律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虽然说自律的意义重大,可是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人的“自利”本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光靠自律手段来遏止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完善法律法规也变得至关重要。

法律依靠它的强制性与权威性起到自律所无法达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公正严厉的法律法规,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进一步规范为官者自身的行为。

而严密的监督机制则是法律法规有力施行的重要保障。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使得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能够进一步提升,使官员的思想品德、政治作为、经济状况处于阳光之下,防微杜渐,彻底摧毁滋生腐败的温床。

                                    

                                   盐田法院  王 烁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