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法院文化 > 廉政文化
29
2016-03

恪守廉洁重在党员干部

信息提供日期 : 2016-03-29 16:15来源 : 盐田区人民法院
【字体:
2017-03-29

目前,我区为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氛围,正组织开展“廉洁读书月”活动,恰似给全体党员干部加装了一道拒腐防变的安全防护门。通过对政府办公网廉洁在线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及日常关于廉政文化丛书的阅读,对于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和启发。

最近我在图书馆阅读了《清风长留天地间》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古今反腐倡廉方面的人和事。阅读该书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牢固的道德防线,并在提高自律能力方面很有借鉴作用。我通过阅读该书,深受以下启示。 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古往今来,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正派官员一直受人崇敬和爱戴,古有包公、海瑞,今有焦裕禄、孔繁森。他们的形象深入民心,他们的故事为人传诵。作为党员干部,如何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并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做到勤政廉政呢?

我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做起: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干事是履职之要,干净是为政之德。踏踏实实做事,即做事要有“入世”的态度;干干净净做人,即做人要有“出世”的境界。这两个因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始终遵循的原则和准则,更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

踏踏实实做事,要求党员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在小节上要从严把握,坚持权为民所用,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实干出实绩,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实打实地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组织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赞誉。

干干净净做人,要求党员干部在道德上严守清白,在精神上追求高尚,在行为上坦荡磊落。干干净净是立身、立信、立行的基础。不管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做人的原则不能变,否则事业就难以发展,社会就无法进步。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在言与行的关系上,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对人对己的态度上,要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当前,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个个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权力部门、在重要岗位工作的人,要经常面对这些严峻的考验。

  廉洁与自律是反腐败、筑党风的关键。同时每个干部都必须具备廉洁自律这种品格。古人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意思是为政者必须行为正直,办事公道。由于广大干部群众对领导是“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如果口头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那么是不会受到群众信任的,反而会造成其他党员干部和群众上行下效,不仅带坏了党风,带坏了政风,还毁了一方社会风气。所以,作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是至关重要的,所拥有的权力必须是为群众谋利益的,而绝对不能只为个人谋取私利。要一心一意把心思用在帮助他人上,用在工作事业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要想群众相信组织,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严于律己,公正严明,同时好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才能树起来。所以为了能真正地在廉洁自律方面树立榜样,我们必须按照制度和规定,严格检查自己,自觉地做到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老子也曾告诫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毋庸置疑,人都是有欲望的,对于世间万物总会心有所系,积极向上的欲望是个人奋斗的原始动力。但是,“欲不可纵”,尤其是身居高位者。必须知可为与不可为,明礼明度,知足常乐。如果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就必然会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地去攫取。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如果对消极低俗的欲望特别是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追逐不加以克制,甚至蜕变成贪欲,就会丧失理智、失去节制,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深渊,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乃至性命,还会成为人民之害、国家之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我们要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精神来恪守“廉洁”二字,不为金钱、美色、权力所羁绊。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做廉洁自律的楷模。

 

  盐田法院  杨文凭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